如何破解企业 AI 转型困局?UMU《AI 赋能企业变革—人才先行》白皮书深度解读
- 2025-04-21
- 白皮书
科尔尼咨询公司科尔尼 (Kearney) 联合 Futurum Group 发布的研究报告《CEO 是否已准备好把握 AI 潜力?》揭示了企业 AI 转型之路的困境。尽管 CEO 们普遍认可 AI 的战略重要性,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却面临重重挑战。
该报告调研了全球 200 多位企业年收入超 10 亿美元的 CEO,发现 89% 的 CEO 认可 AI 的战略意义,且超半数的 CEO 感受到来自企业内部推动 AI 转型的迫切压力,但只有四分之一的 CEO 表示其组织已经为全面整合 AI 做好充分准备。
这种认知与行动之间的巨大差距,突显了企业 AI 转型面临的现实困境。CEO 们意识到 AI 的重要性并渴望拥抱变革,但企业内部的准备不足却阻碍了 AI 的有效落地。
1. Al 人才的短缺
随着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改变。从早期侧重技术研发人才,到追求能将 AI 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复合型人才。这种转变既反映了 AI 应用的深化,也体现了企业对人才能力的新要求。
大模型时代,企业对 AI 人才的需求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
然而,人才供给端却面临着严峻挑战。虽然高校纷纷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但受制于人才培养周期较长的客观限制,短期内难以满足市场的迫切需求。更为棘手的是,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明显脱节。
这种脱节在 IBM 发布的《2023 年全球 Al 采用指数》中得到了印证,无论是处于 AI 探索阶段还是已经开展 AI 应用的企业,最突出的痛点是组织缺乏 AI 专业知识/技能。这一问题正成为制约企业 AI 应用落地和战略转型的主要瓶颈。
2. 高管低估了员工接纳 AI 的意愿
然而,在 AI 人才短缺的困境中,企业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解决方案可能就在眼前,只是管理层的认知偏差正在阻碍这一潜力的释放。
埃森哲在《高管和员工,谁对“智能企业”更向往?》报告中揭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高管普遍低估了员工学习和接纳 AI 的意愿。数据显示,仅 26% 的高管认为员工已准备好接受 AI,而事实上 67% 的员工认为提升 AI 技能对未来工作至关重要,75% 的千禧一代对 AI 持积极态度,56% 的婴儿潮一代也对 AI 技术表示认同。
这一显著的数据差异表明,员工对 AI 的接受度和学习热情远高于管理层预期。员工普遍渴望掌握 AI 素养以提升工作效率,但企业管理层的认知偏差不仅限制了对现有人才的培养投入,更在无形中阻碍了 AI 在企业内部的推广和应用。
与此同时,埃森哲在另一份报告《在生成式 AI 时代重塑工作》中指出了更令人担忧的现状:
高达 75% 的企业尚未制定“以人为本”的生成式 AI 变革计划,反映出企业在战略层面的准备严重不足
超过 60% 的企业领导者承认缺乏足够信心来推动 AI 变革,凸显出高层在 AI 转型领导力方面的明显短板
仅 5% 的企业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成式 AI 员工培训,显示出企业在人才赋能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
在大模型时代,企业的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对 AI 的应用能力。企业领导者需要改变固有认知,正视并充分利用内部员工的学习热情,通过系统性的人才发展计划,推动企业在 AI 时代实现持续创新与发展。只有打破认知偏差的束缚,企业才能真正释放人才潜能,在 AI 转型的浪潮中占据先机。
基于这些洞察,UMU 深入剖析了来自波士顿咨询、麦肯锡咨询、埃森哲咨询、IBM 等咨询机构的研究发现和核心数据,调研了世界 500 强企业 AI 转型的成功案例,重磅发布白皮书《AI 赋能企业变革—人才先行》,为企业呈现 AI 时代的人才发展全景图。这不仅是一份研究报告,更是企业在 AI 变革浪潮中的实战指南。
如果您对白皮书中的内容感兴趣,点击下载白皮书。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 AI 赋能企业变革的策略与方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帮助,共同探索 AI 时代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