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重要的销售能力最容易被忽视?基于 74 名 B2B 销售主管研究的深层竞争优势发现
- 2025-08-26
- AI 力论文解读
在当今的 B2B 企业中,销售投资决策往往面临一个核心困境:企业倾向于将大量资源投入到最容易观察和量化的领域 —— 销售团队规模扩张、产品线拓展、市场地理覆盖。这些显性因素确实重要,但一个关键问题随之而来:它们是否真的是决定销售成功的核心要素?
近年来,许多 B2B 企业发现,尽管在这些传统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销售业绩的提升却往往不尽如人意。投资回报率的不确定性让管理者开始质疑:我们是否遗漏了什么更重要的因素?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来自瑞士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深度研究,通过对 74 名 B2B 公司高级销售主管的认知分析,揭示了销售战略领域一个令人意外的发现。这项研究的结论可能会颠覆我们对销售投资优先级的传统认知:
真正决定销售成功的核心能力,恰恰是在日常管理讨论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深层要素。
现代 B2B 销售的成功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销售部门的职能边界。将销售视为一个以客户价值创造为中心的跨功能协作生态系统,而非单一部门的独立活动。
资源投入与绩效产出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销售队伍资源(如人数、预算等)本身并不直接产生销售绩效,这些资源必须通过与特定销售能力结合,才能转化为实际的竞争优势。
1. 重要性与可见性的反向关系
来自瑞士的研究团队采用了两种严格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个人构念理论(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和库存网格技术(Repertory Grid Technique)。个人构念理论探索的是人们如何构建对世界的理解框架,而库存网格技术则是一种结构化的访谈方法,能够揭示个体在决策时真正依赖的认知要素。
研究样本包括 74 名来自不同 B2B 公司的高级销售主管,平均年龄 47 岁,在当前职位工作至少 6 年,在当前公司任职至少 8 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具备丰富的销售战略制定和执行经验,能够代表 B2B 行业的主流管理思维。
研究团队通过深度访谈,识别出 37 个影响销售队伍绩效的战略构念。”绩效驱动因素”指的是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销售团队整体表现的各种组织能力、资源配置和环境因素。研究要求高管对这些构念按照对销售成功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当研究结果出炉时,即便是经验丰富的管理学者也感到意外:
被评为最重要的 5 个销售绩效驱动因素:
- 新客户获取能力(重要性排名第 1,但仅 9% 的高管主动提及):销售组织识别潜在客户、建立初步接触并成功转化为正式客户的系统性能力。
- 创新产品开发能力(重要性排名第 2,仅 15% 主动提及):组织持续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或服务的能力,这直接关系到销售团队能否向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 客户关系发展能力(重要性排名第 3,仅 20% 主动提及):建立初步接触后,深化客户关系、增加客户粘性的长期能力建设。
- 客户信任建立能力(重要性排名第 4,仅 30% 主动提及):指通过专业能力、服务质量和诚信表现赢得客户信任的组织能力。
- 公司/品牌知名度(重要性排名第 5,仅 19% 主动提及):指企业在目标市场中的认知度和声誉水平。
令人意外的是,与这些关键能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最容易观察和讨论的因素:
最常被高管主动提及的因素:
- 公司产品范围(81% 高管主动提及,但重要性排名相对较低):企业提供的产品线广度和深度。
- 地理覆盖范围(76% 高管主动提及,重要性排名中等):指销售网络的地理分布和市场覆盖程度。
- 销售队伍规模(70% 高管主动提及,重要性排名较低):指销售团队的人员数量和组织规模。
反直觉发现的深层含义
这一对比揭示了一个反直觉的商业规律:真正决定销售成功的核心能力,恰恰是在日常管理讨论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深层要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研究分析指出,最重要的能力(如新客户获取、关系发展、信任建立)具有以下特征:它们深度嵌入组织内部,难以直接观察和快速复制,需要长期投入才能建立。正是因为这种”隐蔽性”,它们往往被管理者忽略,但也正因如此,它们成为了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真正来源。
相反,那些最常被提及的因素(产品范围、地理覆盖、团队规模)虽然重要,但具有较强的可见性和可量化性。管理者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显而易见”的要素上,却可能忽略了更根本的能力建设。
2. 销售成功的跨功能本质
当研究团队深入分析这 37 个销售绩效构念的来源时,发现了另一个更加颠覆性的规律:现代 B2B 销售的成功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销售部门的职能边界。
销售绩效的跨部门依赖
统计分析显示,在所有识别出的销售绩效驱动因素中,超过一半来自销售职能之外的其他组织领域。这些“非销售”因素包括:
产品与技术类因素:
- 创新产品开发能力(重要性排名第 2):指组织持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产品的能力。
- IT 技术支持能力:指为销售过程提供技术支撑的信息系统和数字化工具。
服务与运营类因素:
- 客户服务质量:指售前售后服务的专业水准和响应效率。
- 物流配送效率:指产品交付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
组织与财务类因素:
- 财务实力和信用状况:指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市场信誉。
- 组织所有权结构:指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
跨功能协作的决定性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深入分析了这些不同功能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销售队伍与产品开发、客户服务、营销、物流、IT 和运营等部门的协作质量,对最终的销售绩效具有决定性影响。
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管理学意义。它表明,传统的”销售部门负责销售业绩”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商业环境的复杂性。在当今的 B2B 市场中,客户购买决策日益复杂,采购流程涉及技术评估、服务对比、财务分析等多个维度,单纯依靠销售团队的个人能力已经难以满足客户的综合需求。
从部门职能到生态系统思维
基于这些发现,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销售战略框架:将销售视为一个以客户价值创造为中心的跨功能协作生态系统,而非单一部门的独立活动。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销售部门更像是一个协调中枢,负责:
- 收集和传递客户需求信息
- 协调内部资源配置
- 整合不同部门的专业能力
- 为客户提供统一的解决方案体验
这种转变要求企业重新思考组织架构、激励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最成功的 B2B 企业,往往是那些能够打破部门界限、有效整合组织内外资源的企业。
3. 资源配置的复杂性法则
研究的第三个重要发现揭示了企业资源配置的一个基本规律:资源投入与绩效产出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资源与能力的互补逻辑
深入的统计分析显示,销售队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的知识结构、网络关系密度、工作态度等)本身并不直接产生销售绩效。相反,这些资源必须通过与特定销售能力的有机结合,才能转化为实际的竞争优势。
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思维。在许多企业中,管理者倾向于采用”投入更多资源 = 获得更好结果”的简单逻辑。然而,研究证据表明,这种线性思维往往导致资源浪费和投资回报率下降。
三个关键认知转变
基于这一发现,研究提出了企业资源配置需要实现的三个认知转变:
第一,从资源数量到资源组合: 企业不应该单纯追求资源投入的绝对数量(如培训预算的增加、销售团队的扩张、销售工具的采购),而应该关注不同资源之间的协同效应和组合方式。
第二,从单点优化到系统协调: 相同的资源在不同的能力组合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这要求企业从系统角度设计资源-能力的匹配方案,而非孤立地优化某一个单一要素。
第三,从短期投入到长期能力建设: 真正有价值的销售能力需要时间积累和持续投入。企业应该建立长期的能力发展规划,而非依赖短期的资源注入来解决销售挑战。
理论支撑与实证验证
为了验证这一发现的科学性,研究团队采用了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Theory)的分析框架。这一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拥有的有价值、稀缺、难以模仿和无法替代的资源和能力组合。
研究将高管识别的 37 个构念分类为三大类别:能力因素、资源因素和组织情境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五大客户导向的核心销售能力(新客户获取、客户关系发展、客户信任建立、客户需求响应性、客户保留)在绩效影响排名中占据前 4 位中的 3 位,而单纯的资源类因素(如团队规模、产品线数量等)的影响相对有限。
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能力建设相对于资源积累的重要性,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4. 从销售洞察到 AI 转型:相似模式的价值启发
当我们将这项销售战略研究的深层洞察应用到当前企业面临的 AI 转型挑战时,会发现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不仅验证了研究发现的普适价值,更为企业的 AI 能力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
相似模式一:重要性与可见性的反向关系
正如销售领域中最重要的能力(如新客户获取、客户关系发展、信任建立)往往是高管讨论中最少被主动提及的要素,在 AI 转型过程中,企业也表现出了类似的认知偏差。
在 AI 领域的表现:
高可见性投资:AI 工具采购(如 ChatGPT 企业版订阅)、AI 技术平台部署、专门的 AI 团队建设。
低可见性但高重要性能力:员工的 AI 素养(AI Literacy)、组织的 AI 协作文化、科学的 AI 认知框架。
许多企业将 AI 转型的重点放在购买最新的 AI 工具和搭建技术平台上,这些投资确实重要且易于量化评估。然而,正如销售研究所揭示的规律,决定 AI 转型最终成功的往往是那些“看不见”的深层要素:员工是否具备科学的 AI 认知、是否掌握了有效的 AI 协作方法、组织是否建立了支持 AI 创新的文化环境。
相似模式二:成功要素的跨部门特征
销售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销售绩效驱动因素来自销售部门之外。同样,AI 转型的成功也远远超出了 IT 部门或数据科学团队的职责范围。
传统的部门化思维误区:
- 将 AI 转型视为 IT 部门的专项技术工作。
- 认为数据科学团队应该承担 AI 应用的主要责任。
- 其他业务部门只需被动接受和使用 AI 工具。
实际的跨部门依赖现实:AI 价值的真正实现需要人力资源部门的人才培养支持、财务部门的投资规划配合、运营部门的流程优化协调,以及各业务部门的深度参与和反馈。这与销售研究中发现的跨功能协作模式完全一致。
相似模式三:资源与能力的复杂关系
销售研究揭示的“资源不直接产生绩效,需要通过与能力的正确组合才能转化为优势”这一规律,在 AI 应用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许多企业存在这样的认知误区:认为投入了足够的资源(购买了先进的 AI 工具、聘请了 AI 专家、建立了数据基础设施)就能自动获得 AI 能力。然而,实际情况是,这些资源必须与组织的学习能力、协作文化、认知框架形成有机结合,才能转化为真正的竞争优势。
5. 基于科学洞察的 AI 能力建设路径
基于销售战略研究揭示的这些深层规律,我们可以为企业的 AI 转型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原则。
重视深层能力建设:从销售研究到 AI 素养的科学路径
销售研究揭示的这些规律为我们重新审视 AI 转型提供了科学依据。企业应该将更多注意力转向那些“重要但不显眼”的 AI 能力建设领域,这正是 UMU 全员 AI 素养培养体系的核心理念。
基于销售战略研究的这些深层规律,我们可以为企业的 AI 转型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原则。正如销售研究揭示的,真正的竞争优势来自于那些”重要但不显眼”的深层能力建设。
在 AI 转型领域,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企业往往将大量资源投入到显性的技术采购和平台搭建上,却忽视了真正决定成功的深层要素:员工的 AI 素养(AI Literacy)、组织的 AI 协作文化、科学的 AI 认知框架。
这种深层能力建设需要系统性的方法,包括从基础的提示词素养(Prompt Literacy)培养,到建立适当的信任与验证机制,再到推动全组织的跨功能 AI 协作。
从工具思维到能力思维的转变
正如销售研究告诉我们的,真正的竞争优势来自于深层能力的系统性建设。在 AI 时代,这种深层能力就是组织的 AI 素养。
如同销售研究发现的“能力比资源更重要”,AI 转型的关键在于摒弃传统的“先学理论后用工具”模式,转向“在实践中学习”的方法。这正呼应了销售研究中的核心发现:简单的资源积累不能直接转化为绩效,需要与实际应用能力形成有机结合。
基于研究“销售成功的跨功能本质”发现,AI 应用也需要场景化的精准匹配,包括针对不同职位(销售、营销、管理等)和不同场景(内容创作、沟通协作、学习发展等)的专门解决方案。这种设计理念与销售研究的核心发现高度一致:不同的资源需要与特定的能力组合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企业需要认识到:拥有 AI 竞争优势的关键不是拥有更多或更先进的通用 AI 工具,而是拥有更科学的 AI 认知框架和更有效的场景化协作模式。这种转变要求企业重新审视 AI 投资的优先级,将更多资源投向人员能力建设和组织文化塑造。
6. 结论:从销售洞察到 AI 转型的科学实践
这项基于 74 名 B2B 高管认知研究的发现,为我们揭示了商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最重要的成功要素往往隐藏在我们的认知盲区中。当管理者将过多注意力集中在显而易见、容易量化的因素上时,真正决定长期竞争优势的深层能力建设可能被忽视。
在当前的 AI 转型浪潮中,这一洞察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正如销售领域存在“重要性与可见性反向关系”的现象,AI 转型中也普遍存在同样的认知误区。企业需要跳出单纯的工具采购和技术部署思维,将重点转向更加根本的组织能力建设。
科学洞察指导下的 AI 素养建设实践
基于这一科学洞察,全员 AI 素养培养成为企业 AI 转型的关键路径。这种方法将销售战略研究的发现与 AI 教育实践相结合,构建了一个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价值的完整框架:
通过颠覆传统的“先学后用”培训模式,转向“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确保学习资源能够真正转化为应用能力。同时,建立从个体能力到组织生态的全方位覆盖体系,包括场景化的精准匹配和科学的验证机制,确保 AI 转型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这种转变不仅仅是技术应用方式的改变,更是组织认知模式的根本升级。它要求企业领导者重新思考资源配置的优先级,重新设计跨部门协作的机制,重新定义成功的衡量标准。
UMU 正是基于这些科学洞察,致力于帮助企业识别和构建那些”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 AI 能力,在 AI 时代构建真正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正如销售研究告诉我们的,最深层的能力建设往往决定着最长远的竞争优势。
UMU ALT 团队由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康奈尔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等全球知名高校的博士组成,专注于深入解析人工智能与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等领域的交叉研究。我们系统梳理大量相关学术论文,提炼其中的研究方法与核心洞见,并将其转化为企业可实际应用的知识资源。关注 AI 论文介绍合集。同时,我们结合学术成果、行业领袖建议及最佳实践案例访谈,推出了📖 发展大模型时代的 AI 力在线系列课程。该课程旨在帮助企业全面理解 AI 技术演进对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及员工能力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助力组织构建面向未来的 AI 竞争力。欢迎深入了解课程内容,或📖 联系 UMU 专属顾问,开启您的 AI 转型之旅。
参考文献:
Koponen, J., Julkunen, S., Laajalahti, A., Turunen, M., & Spitzberg, B. (2025). Sales managers’ perception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n leading AI-integrated sales teams.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124, 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