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如何赋能组织沟通?从信息传递到绩效提升的六个关键环节(2025 最新研究)
- 2025-09-26
- AI 力论文解读
沟通不止是简单的信息交换,也并非单向的命令传递,更是组织运行和发展的核心资源。组织沟通是一个“集体创造与协商”的过程,它构建了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信任和文化。在全球化、市场化和数字化交织的环境中,高效的沟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生成式 AI 的发展和应用,为优化组织沟通流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尽管已有不少研究认识到 AI 在自动化任务和优化流程上的潜力,但对于 AI 究竟如何具体地影响沟通的每一个核心环节,以及最终如何转化为可衡量的组织成果,学界仍存在研究空白。
2025年1月发表于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期刊上的论文《人工智能对组织领导中沟通动态与绩效的影响》,旨在为这一问题提供可能的答案。这项研究不再将 AI 视为一个孤立的技术工具,而是系统地探究其在组织沟通全流程中的作用。研究通过分析六个关键的沟通维度,来评估 AI 是否能够通过提升内部沟通效率和减少信息传递中的错误,从而显著提高员工的整体绩效。
1. 组织沟通的六个核心环节
为了系统地评估 AI 的影响,该研究将复杂的沟通流程拆解为六个环环相扣的阶段,并逐一分析了 AI 在每个阶段的赋能作用。
1. 信息传递:作为沟通的起点,传统方式可能因信息延迟、不准确或内容泛泛而效率低下。AI 辅助沟通能推动信息流的速度、准确性和个性化,确保在恰当的时间将最相关的信息推送给最需要的人,从而提升信息传递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2. 信息接收:信息发出后,对方能否有效接收是关键。研究指出,理想的信息应被“最小化失真地”解读。AI 可以通过个性化适配和语义增强来改善信息的接收质量,帮助接收方在海量信息中快速抓住核心,减少因信息过载或表达模糊导致的噪音和误解。
3. 理解与反馈:有效的沟通是双向的。仅仅接收到信息还不够,确保对方准确理解同样重要。 AI 可以在此环节提供实时澄清,并辅助生成结构化的反馈建议,让反馈过程更高效、更具建设性。例如,当员工对某项任务有疑问时,AI 可即时提供相关解释或背景资料。
4. 信息接受:在推动组织变革时,员工是否从内心“接受”信息至关重要。研究强调,信息的接受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能与受众的期望产生共鸣。AI 能够帮助管理者根据不同团队或个人的需求,量身定制沟通内容,清晰地阐述变革的背景与理由,从而有效降低抵触情绪,提高信息的接受度。
5. 说服:沟通往往带有说服的目的,以促使他人采取行动。AI 可以基于历史数据和员工的行为模式分析,生成更具逻辑性和感染力的表达方式。研究提到,组织可以通过 AI 工具管理不同受众的态度和关系,让沟通信息成为有力的说服工具。
6. 引发反应:沟通的最终目的是“引发反应”,即促使行为或态度的改变。 AI 不仅能发出信息,还能实时追踪受众的反应。例如,基于邮件打开率、链接点击率、情绪反馈等数据,动态优化下一步的沟通策略,更有效地促进行动的发生。
基于这一分析框架,研究提出了六个待检验的核心假设:
假设一(H1):使用 AI 进行告知对工作绩效有积极影响。
假设二(H2):使用 AI 辅助的信息接收对工作绩效有积极影响。
假设三(H3):使用 AI 辅助的信息理解对工作绩效有积极影响。
假设四(H4):使用 AI 辅助的信息接受对工作绩效有积极影响。
假设五(H5):通过 AI 生成的信息进行说服对工作绩效有积极影响。
假设六(H6):使用 AI 辅助的沟通来引发应对工作绩效有积极影响。
2. 研究方法:如何分析沟通环节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为验证上述假设,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
数据收集:通过自填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研究团队从 650 名员工中筛选,最终收集了 203 份可供分析的有效问卷。
研究对象:样本来自一家在东欧(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运营的大型罗马尼亚食品工业公司。样本覆盖了人力资源、分销、物流、沟通、生产和营销等六个部门,确保研究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数据分析:研究团队使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来分析沟通维度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参与者画像
年龄:样本中近一半(49.3%)的员工年龄在 25 至 44 岁之间,代表了组织中经验和活力兼备的核心生产力人群。
性别:超过六成(60.6%)参与者是女性。
一线员工比例:绝大多数(86.2%)的参与者身处“执行”岗位,而非管理层。这意味着,研究结果主要反映了技术在基层实施时员工的真实感受和所受影响。
教育背景:超过半数(55.7%)的员工拥有高中学历,这表明研究的发现并不局限于高学历的知识型员工,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3. 研究发现:从发送信息到提升内容说服力
实证数据为研究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揭示了 AI 在不同沟通环节中差异化的影响力。
1. 沟通基础: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环节对工作绩效的提升确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p < 0.001),但其影响系数(β值)为 0.179,在六个环节中相对温和。这表明,有效的信息传递是提升绩效的必要基础,但它本身更像是一个起点,其最大价值在于为后续更深入的沟通环节铺平道路。
2. 关键环节:信息接收与信息接受
相比之下,信息接收(β = 0.327, p = 0.008)与“信息接受(β = 0.296, p = 0.002)这两个环节对工作绩效则表现出非常强的正面影响。这印证了经典沟通理论:信息不仅要被“听到”,更要被“听进去”并获得认同,才能转化为有效的行动。AI 的作用正是通过个性化和优化,确保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失真、不被误解,从而提高接收和接受的质量。
3. 催化剂:理解与反馈
理解与反馈环节同样对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p < 0.001)。然而,其影响路径的强度相对较弱。研究者据此推断,该环节可能更多地扮演了一个“催化剂”的角色。也就是说,员工只有在真正理解了信息并获得了有效反馈后,才能更好地“接受信息”并“引发反应”,从而间接地推动绩效提升。这意味着,那些能够提供实时问答、辅助反馈的 AI 工具,虽然不直接产出业绩,但它们是提升整个沟通系统效率的关键“催化剂”,值得投资。
4. 驱动力:说服与引发反应
数据显示,说服是所有六个因素中对绩效潜在影响力最强的环节(β = 0.430, p = 0.002)。同时,引发反应也具有强大的正面影响(β = 0.290, p = 0.019)。这有力地证明了沟通的最终目的在于促成行动。AI 通过分析数据和员工偏好,能够生成更具说服力的信息,从而有效地激发积极行动。
这意味着,组织中的 AI 应用不能止步于简单的信息分发,还需要转向更高价值的“内容说服力”打造上。例如,赋能销售团队用 AI 生成更具说服力的客户沟通方案,或帮助管理者撰写更有感召力的动员邮件。
整体结论
研究提出的六个核心假设(H1-H6)均得到了数据的支持,证实了 AI 在组织中的变革性作用。AI 辅助的沟通可以系统性地优化整个沟通链条,积极地影响员工的行为,最终转化为更高的生产力和组织效率。
4. 结语:将 AI 嵌入组织沟通
这项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实证数据的结论,更在于它为我们理解技术与组织的关系提供了具有深度的新视角。
将 AI 放入更广泛的组织背景中
过去的研究可能孤立地看待 AI ,例如将它看作一个客服聊天机器人或邮件分类工具。该研究则将 AI 辅助视为影响整个组织内部沟通生态的变量。研究探讨了从领导者发布信息,到员工接收、理解、接受,并最终采取行动的全过程 ,以及 AI 在每一个环节中如何发挥作用。这提供了更系统的视角,将技术、人、组织绩效三者紧密联系起来。
拓展了现有的经典沟通理论
信息流理论(Information Flow Theory):信息流理论旨在探讨信息如何在组织内有效传递。该研究证明了 AI 能通过个性化和优化信息内容,减少信息过载,让信息“流动”得更顺畅、更精准,从而提升员工绩效。
说服理论(Persuasion Theory):说服理论旨在研究如何让信息更有说服力 。该研究验证了有说服力的信息确实能提升工作绩效,同时拓展了该理论的应用场景。 AI 可以通过分析员工的行为和偏好,自动生成量身定制的、更有说服力的信息,从而放大说服效果,这是传统沟通方式难以企及的。
给管理者的建议
基于这些发现,该研究为希望利用 AI 提升组织效能的管理者提供了行动指南:
进行战略性整合:引入 AI 并非简单地购买一个软件。管理者需要投资于那些能够进行实时分析、自适应信息推送和自动化反馈的智能平台,并将其视为一项深刻的组织战略变革。
坚持合规与透明:管理者需要建立透明的 AI 使用规则,并充分保护公司与员工的隐私,这有助于建立员工的信任。
赋能于人:技术的成功最终取决于人。管理者需要设计并推行有效的培训项目,帮助员工掌握与 AI 协作的技能、理解 AI 的逻辑,从而建立整个组织使用新技术的信心和能力。
研究揭示了 AI 在沟通六大环节的赋能作用,但这并非自动发生。要充分释放 AI 在高效“说服”与清晰“信息传递”中的力量,就要求员工具备与 AI 高效对话的能力——高水平的提示词素养(Prompt Literacy)。UMU 致力于赋能 AI 时代的组织转型,提升从高管到一线员工的 AI 力(AI Literacy),让 AI 辅助优化组织沟通文化,推动组织的生产力、创造力和工作体验提升。UMU 出品的📖发展大模型时代的 AI 力系列课程,正是为了解决这一挑战而生。课程提供的不是零散的技巧,而是一套基于实证研究验证的、引导学员建构式使用大模型的方法论。
UMU ALT 团队由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康奈尔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等全球知名高校的博士组成,专注于深入解析 AI 与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等领域的交叉研究。我们系统梳理大量相关学术论文,提炼其中的研究方法与核心洞见,并将其转化为企业可实际应用的知识资源。欢迎关注 AI 力论文研究合集。同时,我们结合学术成果、行业领袖建议及最佳实践访谈,推出了📖《发展大模型时代的 AI 力》在线系列课程。该课程旨在帮助企业全面理解 AI 技术演进对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及员工能力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助力组织构建面向未来的 AI 竞争力。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深入了解课程内容,或📖 联系 UMU 专属顾问,开启您的 AI 转型之旅。
参考文献:
Florea, N. V., & Croitoru, G. (2025). 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communication dynamics and performance in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Administrative Sciences, 1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