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企业中并存着多样化的培训/学习方式,大致可归类到同步个性化学习(面对面辅导)、异步个性化学习(千人千面微学习)、同步标准化培训(教室教学)和异步标准化培训(在线学习项目)四个象限中。


(图注:企业培训/学习四象限)

其中,同步标准化培训主要包括教室培训、直播和视频会议等,这是很多企业常采取的方式,但总体来说需要耗费整段时间,而且多是一次性的学习。企业中的标准化培训固然重要,但企业中的人才发展,无法完全通过这种培训来实现。例如,员工在解决实际业务问题时,需要反复经历搜索、讨论、澄清、试错、总结和复盘等过程才能最终成功。

因此,企业想要更全面效赋能员工,异步个性化的非正式学习方式,就可以作为标准化培训的有效补充形式之一。如果能够同步通过开展非正式、社群化的学习形式,能敏捷帮助员工在工作流中学习,不占用太多时间和精力,随时随地提升业务技能和职场知识。

为了更好地介绍企业中的异步个性化“非正式学习”,本文将主要从以下 4 个部分展开:

  • 企业中的“非正式学习”是怎样的
  • 企业员工需要“非正式学习”的原因
  • 如何帮助员工正确开展“非正式学习”
  • 怎样将“标准化培训”与“非正式学习”结合

1 企业中的“非正式学习”是怎样的?

2000 年时 e-learning 的理念便开始被提出,经过 2003-2004 年的 blended learning(混合式学习)发展,2009 年左右才真正有了 informal learning(非正式学习)的概念。直到今天,“非正式学习”这一概念被正式接受和使用也仅十余年时间,仍是一种比较新的学习方式。

在企业中,相对于标准化培训而言,异步个性化的非正式学习是一种组织性不强、自主性强的学习行为。非正式学习可以在有意识和一定目的的情况下发生,也可以在无意识、无目的的情况下发生,目的性通常没那么明确和强烈。

在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个人自发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非正式学习”,比如读一段文字、看一条视频、听一个音频等等。通过这种沙式学习方式来积累,聚沙成塔,让各种知识从量变达到质变,逐渐实现个人能力提升。

同样地,企业中“非正式学习”的发生也越来越普遍。在工作情境中,为了更好地达成工作业绩、完成工作任务,员工会主动进行自学、求助、赋能同事、从经验中总结归纳等,相较于标准化培训而言,这类学习行为自发性和灵活性更强,都可以看作是企业中的“非正式学习”。

这些在企业中发生的“非正式学习”,学习内容通常与具体的工作情境相关,形式多样,可以由员工自己决定时间、地点和目的等要素,但作为企业学习的组成部分,被学习的内容仍然应当与工作直接或高度相关。 

2 企业员工需要“非正式学习”的原因

知名教授学者史蒂芬·比利特曾指出,当前的工作场所环境要求员工在整个工作期间,包括从其初始职业发展到之后职业能力的维持,都能应对新的工作挑战、工作要求和工作方式。

在这种职场新环境、新形势下,企业员工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技能,而不像从前同样的经验可以一直复用。企业通过标准化培训赋能员工时,始终存在着一些痛点:

1. 同步标准化培训需要整段时间,且是一次性的学习。

企业中的同步标准化培训,无论是教室培训,还是线上会议、直播,都需要讲师和学员同时找出整段时间来进行。尤其是教室培训,有时候会较为难以协调,经常因为人员时间安排等原因导致延期或取消,使得学习行为无法敏捷地发生。

2. 同步标准化培训结束后,员工工作中的个性化问题无法妥善解决。

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在实际工作中“做成一件事情”、“完成一项挑战”是成长最快的方式,但标准化培训通常更多地是系统性地给到员工理论上的启发学习,无法提供持续的个性化赋能。当员工在现实中遇到具体的工作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妥善解决。

3. 如果只有同步标准化培训,企业无法帮员工将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

通过标准化培训学习,企业可以在固定时间里让员工进行与工作相关的学习。但是在员工的碎片化时间里,比如工作间隙中的等待时间、上下班通勤路上的时间等,企业无法帮助员工有效利用起来,不能给到员工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自己的可选项。

4. 同步标准化培训过程中,难以沉淀员工工作中的日常讨论、经验及方法论

对于企业来说,内部优秀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业务知识很难形成企业知识和经验,他们相关知识、洞察和实践经验等无法复用,非常遗憾可惜。所以,在定期参加标准化培训的基础上,员工还需要在工作中真正持续、不间断地进行非正式学习,才能一直保持进步,以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新内容、新挑战。并且,企业也需要通过非正式学习的方式来沉淀、迭代企业内的知识库,以便更好地赋能更多员工。 

3 如何帮助员工正确开展“非正式学习”

学习科学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对于想要学习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来说,有效的学习需要进入相关情境,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群组织),跟着一位或多位优秀的核心榜样学习,在具体情境中去快速进步。并且,在数字化时代,这个“学习共同体”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变得更加容易组织。

尽管企业中异步个性化的“非正式学习”不需严格地组织,但毕竟区别于完全出于个人兴趣的学习提升,企业需要一定程度地参与、推动和开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想要更好地帮助员工灵活地建立学习型社群组织,顺利开展非正式学习,有以下这些建议可供企业参考——

  1. 以某个话题/主题为中心,找到合适的人选为负责人,形成以该话题/主题为中心的学习型社群组织。虽然是非正式学习,在内容分享层面,所分享的内容可以是碎片的,但是需要保证不能太过偏离主题。

  2. 学习型社群组织不同于企业的组织架构,负责人不一定需要是 Leader,也可以是内部专家或者是外部邀请的相关专家,由他们来作为负责人,带头示范分享他们在工作中的知识、见解和经验等,并且由他们(或助手、工作人员等)定期维持学习氛围,确保成员同频交流,而不是闲聊和灌水。

  3. 在非正式学习中的社群负责人,需要学习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帮社群营造出彼此信任的空间。让每一个成员都能勇敢参与互动,去分享各自在工作中的经验沉淀、思考,并积极提问、回答和讨论,培养真正的社交学习氛围,彼此赋能,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社群组织。

  4. 赋能学习型社群中的负责人使用合适工具,收集优秀员工宝贵的工作知识、洞察和实践经验,根据类型和内容有序分类、整理,使其成为企业知识和经验。如此,在时间的复利中,通过知识的交换、流动、讨论,形成巨大的滚雪球效应,逐渐形成独有的企业知识库。 

4 怎样将“标准化培训”与“非正式学习”结合

在企业学习中,“标准化培训”和“非正式学习”都是需要的,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最好的方式是让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首先,企业应该为员工准备真正有效果、指向绩效转变的权威标准化培训内容,比如对业务有针对性帮助的优质课程资源以及其他学习内容。

其次,在标准化培训的基础上,同时组织员工正确开展异步个性化的非正式学习,提供社群化的每日学习解决方案,与标准化培训的正式学习内容呼应,形成企业学习闭环。

在“标准化培训”+“非正式学习”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员工通过标准化培训系统、条理地掌握业务中所必备的知识、技能。接着,在非正式学习中继续巩固练习,对已经学过的课程内容/课程关联内容进行跟踪、讨论、提问和持续学习,在输出和分享的互动过程中,从“了解、记忆”升级到“理解、运用”的层面。

并且,在非正式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帮助企业员工反过来发现个人兴趣点和业务中的短板,进而有目标地通过标准化培训去补足和精进

综上所述,数字化时代的企业学习,不该只局限于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某一类,更科学的思路是将不同学习形式形式合理组合,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让“标准化培训”和“非正式学习”组成企业学习的闭环,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员工从认知改变升级到行为改变,让企业学习真正指向绩效。

UMU 学习圈:为员工提供个性化每日学习解决方案

UMU 学习圈,采用社群化、轻学习、轻分享的方式,每位员工都能创建自己的学习圈,并拥有自己的学习网络。

与传统的学习项目相比,学习圈是一种“非正式学习”载体,提供的是碎片化、个性化的知识内容,且学员之间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它恰好弥补了传统学习项目的缺陷,可以在不影响员工正常工作的同时,每日为员工提供与其相关的知识。

从内部视角来看,学习圈是一款组织构建工具,可帮助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从外部视角来看,学习圈可以连接行业内的动态学习资源。目前 UMU 平台已经引入了一部分行业大咖开设学习圈,为客户企业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

上一篇:: 企业版/商用版|批量协同管理,助力企业培训管理更敏捷高效
下一篇:: 企业版、商用版 | 搜索新增推荐能力,提升搜索效率,加速绩效改变